论埃及电影基特卡对小说苍鹭的叙事改写与创新
小说《苍鹭》是埃及当代作家易卜拉欣·阿斯兰的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1]它也是当代最著名、最重要的阿拉伯小说之一,曾入选“百佳阿拉伯小说”排行榜,并于1991年被埃及导演达伍德·阿卜杜·赛义德改编为电影《基特卡》搬上荧幕。这部电影上映后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埃及电影史百佳电影排名”中位列第24,并荣获1991年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奖;同年,电影主演马哈茂德·阿卜杜·阿齐兹也凭借其在该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称号。[2]
然而,由于媒介的本体特征不同,从小说《苍鹭》到电影《基特卡》,从文学叙事到电影叙事,导演兼编剧达伍德·阿卜杜·赛义德在叙事时序、焦点人物以及叙事的主题上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更改与创新,使电影相比小说更容易被当时的普通民众所理解、接受,并引起广泛的共鸣,从而使电影《基特卡》大获成功。这一改编不仅仅是对小说故事情节简单的浓缩、移植与删减,更是一种跨媒介的互文性叙事创新。
因此,本文尝试对比小说原著与电影文本,从叙事时序的重构、叙事焦点的转移、叙事主题的转换几个方面,对电影《基特卡》在叙事策略上的创新进行分析,并探讨该创新为影片的艺术效果及其大众化传播所带来的意义,以期为阿拉伯文学的影视改编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一、叙事时序的重构
作为埃及现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阿斯兰的小说《苍鹭》放弃了编年史式的线性叙事,而采用了一种非时序的点射性叙事,即“作品从某一时间出发,向不同的时间点扩散。时间的流动呈现喷射状,叙述任意地跳跃和返回,各时间点之间的跨度和幅度的界限难以分辨。”[3]74例如,在小说一开始,青年法鲁克回到家时,他的母亲告诉了他麦吉德大叔的死讯,听闻这一噩耗之后,法鲁克离开家来到基特卡广场并偶遇约瑟夫,两人就葬礼事宜简单交流后,约瑟夫递给他一支烟便独自离开,前往社区的中心——奥多拉咖啡馆。此时,小说的叙事镜头首先跟随法鲁克来到基特卡广场,之后跟随约瑟夫来到奥多拉咖啡馆,在咖啡馆中又穿插叙述了盲人谢赫-胡斯尼与咖啡馆服务员阿卜杜拉串通一气向其他盲人骗取钱财的过往经历,再又目睹了胡斯尼与拉马丹分橙子的过程之后,叙事镜头再一次回到法鲁克的身上,而他才刚刚抽完约瑟夫递给他的香烟。之后,随着不同人物的出场和行动,叙事镜头不停地从一个人物转移到另一个人物,又再回到其中的某一个人物身上,而在整个叙述过程中,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流逝。从而,凭借点射性叙事模式,阿斯兰在他这部仅有170页的小说中安排了115位出场人物,并以1972年12月18-19日(埃及面包暴动)的24小时中所发生在贫民窟“印巴巴”的故事为切入口,在人物的交叉叙述中,展现了生活在埃及首都开罗印巴巴地区三代人跨越40年的人生故事。而这一叙事模式,也被部分埃及文学评论家认为是对阿拉伯传统文学瑰宝《一千零一夜》叙事模式的模仿和传承[4]164。
但是,在电影《基特卡》中,导演阿卜杜·赛义德并没有遵循小说原著复杂的嵌套式时间叙述安排,而是采取了极为简单的直线式情节结构,叙述了基特卡居民——盲人谢赫·胡斯尼和他的儿子约瑟夫的日常生活故事,而故事所发生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24小时之内。这一方面是出于电影故事性与观众接受程度的考虑。小说原著中的时序过于复杂,需要读者花费一定的心思把散落其中的各条线索按图索骥,逐步拼成一幅完整的“印巴巴”全景图;而电影是面向大众的艺术,时间的交错复杂,往往会导致影片故事情节碎片化,破坏影片的故事性,从而影响观众对电影故事的理解和观影心情。另一方面,改编后的电影主题发生了变化。小说原著中,阿斯兰试图通过对整个社区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生活现状进行一个总体性的呈现,从而让读者全局性地感受到贫民窟群体的逐渐边缘化,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孤独、异化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痛苦。而改编后的电影《基特卡》,则更加强调和赞美一个普通底层民众在逆境中乐观、坚韧的民族性格。因此,电影从微观入手,选择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并按照自然时间的流动顺序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简单清晰的故事情节足以表达电影的主旨,同时也能够让观众快速理解并代入到影片之中。
二、叙事焦点的转移
对于同一个故事,叙事角度不同,往往产生的叙事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根据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小说的聚焦模式可以分为三类:“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3]24。阿斯兰在小说《苍鹭》的创作中,主要采用了外聚焦型叙事视角:“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而不告诉人物的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3]32同时,阿斯兰将小说的叙事焦点分散在众多人物之中,小说没有绝对的主角与配角,每个人物都承担了一部分叙事任务,而叙事视角也不停地在不同人物之间、不同的历史时刻之间穿插跳跃,这为电影的改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出于对电影故事性的考虑,导演阿卜杜·赛义德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地选择了以一个盲人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文章来源:《小说评论》 网址: http://www.xsplzz.cn/qikandaodu/2021/0728/1183.html